智能电能表有哪些技术亮点?

发布时间:2022-04-16 14:12:00

来源:浙江科为电气有限公司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性、关键性资产,是获取用户用电信息的源头。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用电客户中居民用户达 4.1 亿户,占总客户数的 88.9%,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用户负荷呈高速增长态势、用电行为日趋复杂,现有的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系统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各类业务日益增长的数据要求。

记者近日从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峰会上了解到,智能电能表已研发成功,明年开始大范围招标安装。那么,与旧表相比,智能电能表有哪些技术亮点?在助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上有什么作用?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科院计量检测技术研发室主任祝恩国。

智能电能表.png

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建设

可配置不同应用场景功能模块

为何要研制智能电能表?

祝恩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营销业务、用电信息和能源分配的末端,覆盖范围广,目前已安装4.9亿只,是故障抢修、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配网运行、电能质量监测等业务的基础数据来源,在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建设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为进一步拓展智能电能表功能、满足法制计量组织(OIML)颁布的IR46《有功电能表》标准要求,结合电能表在现场的使用经验和应用需求,我们研制了适应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智能电能表。

智能电能表有哪些技术亮点?

智能电能表有哪些技术亮点?

祝恩国:智能电能表满足IR46标准的基本功能要求,与传统智能电能表相比,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包含计量、管理、时钟、存储等多个芯片;结构上由多个模组以插拔方式构成,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在基表上配置不同模块。如通过点阵液晶可实现内容字体的个性化定制及二维码、矢量图等定制显示,方便运维人员及用户通过扫码获取信息,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人机交互的发展需求。此外,智能电能表还具备多元化高效通信、软件可升级、分布式大容量存储、负荷监测与分析等应用成果。

可以说,智能电能表在保证基本计量功能稳定、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创建了灵活、安全、可扩展的法制计量器具,解决了未来电价政策变化、电网业务拓展、用户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功能性换表问题;可实现能源路由功能,连接用户侧智能设备,做到对设备的感知、数据采集和控制;可应用于有序充电、智能家居、多表采集、各类传感接入等场景,能够指导用户科学有序用电、节电,促进居民用户与电网的友好互动,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

非介入式用电负荷感知技术

可对用电信息进行精细化分解

能源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对电力营销和计量领域提出哪些更高要求?

祝恩国:随着新兴信息和数据应用技术发展,能源消费更加强调时效性和多元化,更加注重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目前,多项能源消费数据分析技术已在电力消费领域落地应用,其中非介入式用电负荷智能感知技术为电力营销计量数据应用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技术是一种不进入居民用户内部,通过智能化感知方法分析用户用电负荷总量,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的精细化分解,并获取用户的能源消耗分布和占比情况。

在实际运行中,非介入式负荷感知技术的数据验证是对技术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负荷数据的准确性是关系到数据应用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且这个检测验证过程在技术领域一直是空白。为保证负荷感知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可靠应用,中国电科院计量研究所科研人员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检测数据和研究进展,突破性地研制了非介入式负荷感知技术检测系统。

支撑数据衍生服务

提升用户安全智慧用电水平

非介入式负荷智能感知功能有哪些具体应用?

祝恩国:非介入式负荷智能感知功能是面向下一代智能电能表应用的重要功能模块,是电能计量设备实现泛在电力物联技术的重要载体,也是电能计量数据维度拓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国网公司在电能计量领域已率先实践非介入式负荷感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未来,基于总量统计的用电结算数据可有效分解,得到用户的用电负荷成分,以支撑营销业务和电网运维需求,使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和社会相关领域都能获得以数据驱动为依托的质效提升。

具体而言,非介入负荷感知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电器级别的能源数据可视化服务,使用户不仅可以获得 “移动话单式”的电费清单,还能获取能耗重点、待机功耗、能效排名等诊断意见,大幅提升居民用户的用电体验。同时,基于上述服务场景,电力公司可为用户提供诸如用电安全诊断、电器状态评价等数据衍生服务,提升用户的安全、智慧用电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相关新闻